2010/01/31

☆ 巴黎紀行-村上春樹的散步‧西堤島

如果想要大片風景
想要慵懶的沉思

然後
到西堤島走上一圈




到西堤島前的早上 我再去了一趟羅浮宮
為的是想走進遠離人群的非熱門區塊裡
享受真正屬於羅浮宮的感覺

然後
相約在羅浮宮金字塔前的透明大門會合
這是我從小到大跟別人相約最特別的集合地點
得要在巴黎才有辦法營造出來的浪漫



到西堤島那天 在聖徒禮拜堂(Ste-Chapelle)前忽然下了一陣雪
天氣雖然冷 但下雪總是令人興奮莫名
雪停了之後 接著便是一整天的好天氣



西堤島(ILE DE LA CITE)與聖路易島(ILE ST-LOUIS)是位於塞納河中的兩座島嶼
西堤島是巴黎的地理中心 也是巴黎的發源地  和巴黎的歷史息息相關
聖母院(Notre Dame de Paris)位處西堤島的東側南岸
法國大文豪雨果的名著「鐘樓怪人」
讓巴黎聖母院(Notre Dame de Paris)從此奠定不朽的地位



聖母院廣場裡有一個原點Point Zéro)紀念物
是法國丈量全國各地里程時所使用的起測點
因為如此
聖母院也被視為法國文化的中心點




在西堤島上
我們在離開聖徒禮拜堂之後
一度找不著巴黎古監獄(Conciergerie)和聖母院
正好來一段隨性的散步

塞納河之美盡現眼底
然而 最遺憾的是沒有造訪莎士比亞書店(Shakespeareand Company)

行前我看了電影 愛在日落巴黎時(Before Sunset
電影中男女主角重逢的地點便在莎士比亞書店
男主角伊森霍克(Ethan Hawke)這間書店裡舉辦新書發表會
與睽違九年的女主角茱莉蝶兒(Julie Delpy)再度相遇



九年前 他們兩人在維也納相遇
並度過難忘的一夜
九年後 他們在莎士比亞書店再次相遇
溫習回憶之外 更留下太多令人惆悵的片段

在電影裡
Julie Delpy說 :
"I guess when you're young, you just believe there'll be many people with whom you'll connect with. 
Later in life, you realize it only happens a few times."
當我們還年輕時
總以為未來的路上還會遇見很多很多能成為知己、能夠相互傾訴、彼此了解的人
一直要等到年紀漸長  看的事情多了
我們才發現 
原來我們心目中那些企盼的對象 其實難尋

電影的最後一幕
女主角輕輕唱起一首歌
「這一刻,我們在彼此的身旁
   
坐在屋外,曬滿一身的陽光
   
但很快地,我們要向彼此道別
   
而我的正午,會變成你的黑夜」

他們對彼此的悸動感覺從未改變
不論是九年前的青澀狂熱或九年後的成熟細膩
但九年的時光是怎麼也追不回的
只要一秒鐘的錯過
可能的幸福都只能是遺憾

明明電影裡將巴黎拍得如此唯美
男女主角將角色詮釋的恰如其分
我怎麼總感覺無盡沉重
明明就在眼前卻無力追回的情感 太令人心傷了

19世紀初期
以小說老人與海榮獲諾貝爾文學獎而揚明國際的海明威
便是莎士比亞書店的常客
這裡不但收藏大量文學作品供販賣與借閱,也資助了許多年輕有為的作家



莎士比亞書店的門口黑板上寫著:
『有人說我是拉丁區的唐吉軻德
我的頭栽在雲層裡
所以我看到每個人都覺得是天使 
這位自稱拉丁區唐吉軻德的人即是書店主人George Whitman

莎士比亞書店裡頭寫著標語
“ Be not inhospitable to strangers, lest they maybe angels in disguise. ”
別對陌生人冷淡,他們有可能是喬裝的天使

莎士比亞書店就在巴黎聖母院的對面
那天離開聖母院開心買了塗滿nutella巧克力醬的crêpes
又到St-German區的花神咖啡館喝咖啡
壓根忘了莎士比亞書店

就算不為了重溫當時電影裡男女主角重逢的感覺
感受書店特有的氣氛
一定也會是一個獨一無二的美好回憶

留下的遺憾或許也是天使刻意的安排
這個尚未實現的小小心願
或許就成了說服自己再次造訪巴黎的最好理由



 

莎士比亞書店

愛在日落巴黎時電影介紹
http://tw.movie.yahoo.com/movieinfo_main.html/id=924

2010/01/30

☆ 巴黎紀行-迷‧龐畢度


像是彩色顏料從天空傾倒而下
裡頭是用不同色塊砌成的異次元空間
龐畢度超越現代再超越
啓動未來模式之後進入超現實世界




電影導演北野武09年的作品アキレスと亀
中文譯為阿基里斯與龜(Achilles and the Tortoise
不但是威尼斯影展的競賽片
也是多倫多影展的正式觀摩片

電影所要陳述的是
所謂藝術與人生 都只不過是一場巨大的惡作劇

北野武說
在藝術領域裡 那些看起來難以理解的繪畫作品
一旦被大眾概念化 就可能變成一件無價之寶

在電影中
男主角北野武終其一生在藝術創新上追求突破
為了得到認可不惜做出超越常規的舉動 令人不可置信
影片最後 給了這個執著到幾乎喪失理智的藝術家一個沒有答案的答案

這部電影中 有一幕在汽車上裝著顏料衝撞白色牆壁的景象
我不禁想起龐畢度
失序永遠是龐畢度最重要的規則
任何一個脫軌的人都有可能在龐畢度成為主角




龐畢度藝術文化中心由義大利建築師Renzo Piano和英國建築師Richard Rogers合作設計
並以法國總統龐畢度之名命名
這座大樓由28根圓形鑄鋼管柱支撐 外牆置於鑄鋼管柱之後
龐畢度中心最特別的是將各種設備以各式各樣的彩色管道直接設於大樓的立面
紅色是交通和升降設備  藍色是空調設備
綠色是排水設備  黃色則是電力設備
建築物內部沒有一根內柱  沒有固定牆壁  也不做吊頂
全然的活動隔間讓內部更能靈活運用





設計師之一的Richard Rogers認為建築的藝術表現應該充滿可變性
人在其中擁有依自己的方式做事的自由
這種充滿無限性的想法創造出無可比擬的龐畢度


龐畢度豐富的館藏
使其每一場展覽都成為全球當代藝術的指標
對全球的影響力無庸置疑

龐畢度的收藏以二十世紀的當代藝術為主
與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並列全球最大的現代藝術中心
內部除展示作品外 還有電影院、劇場與會議中心
此外 設計師Mathieu Lehanneur規劃設計的青少年與兒童藝術工作坊
也於2010年秋天開幕




由於場地限制因素
龐畢度二館於2010512日於法東的梅茲(Metz)全新開幕
真令人遺憾 我沒趕得及這場藝術盛宴

我對龐畢度有一股莫名的熱愛
這一天外頭下了一整天淅淅瀝瀝的雨
也是在巴黎唯一的一天大雨
也被我想做是龐畢度所顯示的與眾不同

龐畢度無處不是大片的白色空間
大片留白除了營造出空間感
更將所有藝術的突兀感更強力彰顯出來
每一處帶有強烈實驗性質的作品弔詭卻太吸引人



我在一個小展間裡頭看到一段短片
短片裡頭有一個全身赤裸的女人在搖呼拉圈
呼拉圈以細鐵絲纏繞而成
女人一圈又一圈搖到傷痕累累
片中沒有臉上的表情

短片內容重覆再重覆
令人震撼卻又迷惑
這樣病態的事情究竟要表達什麼
生命的沉重令人幾乎感覺窒息

另外一部影片是一個試圖整理頭髮的女子
到最後弄不好而發狂把頭髮拉扯得不成型
我不禁心有戚戚焉
常常早上上班前在衣櫃裡東翻西找合適的衣服
最後頹喪的看著滿床凌亂的衣服仍無法決定
索性隨便套上一件出門

龐畢度的作品令人炫暈
它用最直接的方式撞擊每個人生命中不可程受之輕
每一種自以為是的美感都可以自信展示
現代藝術之美於焉形成的時候
也是我們內心層層衝突重新整合自我的開始


龐畢度藝術文化中心